新聞來源:廣州南沙發布
6月21日,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與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項目投資協議,這是《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下稱《南沙方案》)發布后,南沙迎來的首個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可,區領導魏敏、歐陽劉兵,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向陽出席活動,南沙開發區投促局局長王劍、融捷集團副總裁謝曄根代表雙方簽約。簽約前,盧一先會見呂向陽一行,并舉行座談。
再添“鋰”動力
千億級產業集群加速跑
在南沙重點布局高新技術產業
《南沙方案》將南沙定位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提出南沙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智能純電動汽車研發和產業化。融捷項目落地是南沙落實《南沙方案》相關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根據項目投資協議,融捷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融捷集團”)將把握《南沙方案》發布契機,在南沙重點布局先進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
融捷集團是一家集產業投資與科技創新投資于一體的大型投資控股集團。目前,融捷集團所投資企業市值已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年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員工逾35萬人,產業涉及鋰資源開發與加工、鋰電池材料與裝備、電子墨水顯示、教育信息化、健康用品、戰略投資、科技創新投資等十多個行業,產業基地和分支機構分布于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根據2022年胡潤中國百富榜,呂向陽張長虹夫婦以1250億的總資產坐上“廣州首富”寶座。
三大事業類別
融捷集團三大事業類別為新能源版塊、產業投資、金融投資:
一是新能源版塊已打造完整鋰能源產業鏈,包括鋰資源產業、鋰電池原料產業、鋰電池裝備產業、鋰電源及儲能產業、鋰電池循環利用產業。
二是柔性顯示產業板塊已完成世界第一條卷對卷生產OTFT基板生產線及新型彩色濾光片制造,并將彩色柔性電池顯示屏規模導入終端產品,廣泛應用于閱讀器、電子標簽等。
目前在四川、安徽等地均有產業布局,近期基于產業發展及產業鏈布局規劃,計劃將部分產業落地廣州。
有望與南沙整車產業鏈形成協同對接
在鋰電行業,融捷集團分別持有上市公司融捷股份23.72%(第一大股東)、比亞迪5.32%的股份。其中融捷股份主要業務以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鏈為主體,包括鋰礦采選、鋰鹽加工及冶煉、鋰電設備制造等,并參股鎳鈷鋰濕法冶煉及深加工、鋰電池正極材料等業務板塊,已成為國內鋰電材料全產業鏈(鋰資源-鋰電池原料-鋰電池裝備-鋰電源及儲能-鋰電池循環利用)高科技領軍企業。
項目落地不僅將助力南沙打造完整鋰能源產業鏈,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比亞迪的關聯企業,融捷股份在新能源鋰電產業鏈上游的一系列布局,還有望與南沙整車產業鏈形成協同對接。
呂向陽表示,南沙是大灣區的寶地,特別是《南沙方案》出臺以后,南沙的區位優勢愈加凸顯。融捷集團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充分發揮集團產業資源優勢,為南沙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完整產業生態鏈已然形成
南沙汽車制造業產值:
由2015年的844.72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548.55億元,增長83.3%,連續四年突破千億規模。
以廣汽豐田、合創汽車為龍頭的“整車—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汽車零部件基地—智能網聯汽車”完整產業生態鏈已然形成。
正是由于南沙在汽車制造和新能源汽車制造兩大產業的堅實基礎及產業鏈的完備,融捷集團系列項目、巨灣技研等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紛紛落戶。今年7月,廣汽豐田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二期將投產,將推動南沙區年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聚沙成塔,一座新能源汽車城正崛起。
政策賦能,內培外引
繪就未來產業生態版圖
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全鏈條發展
南沙將突出創新驅動,打造全過程創新生態鏈。近年來,南沙出臺實施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南沙科創十條”、“獨角獸‘黃金牧場’九條”、促進金融業發展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廣州市的扶持政策基礎上,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入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首次受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科技研發投入、企業上市等方面給予額外疊加資金支持,構建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的科技企業成長全流程政策支持體系,“真金白銀”支持科技創新企業全鏈條發展。
目前,在高端制造、航空航天、海洋科技、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南沙已聚集了高新技術企業744家,約為2015年的10倍。通過政策賦能、“內培外引”,南沙已集聚了超680家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企業,并培育出云從科技、小馬智行、暗物智能等獨角獸企業,云從科技近期成功上市并成為科創板“AI平臺第一股”,中科宇航成為廣東首家商業航天獨角獸,創新成果加速涌現。
繪制“未來產業生態版圖
6月6日,在《南沙方案》發布之前,南沙推出以“共性核心政策+特色專項政策”為主要框架的升級版區域產業政策體系“廣州南沙新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政策體系”,未來五年預計將投入超過200億元,分層次、全周期地精準支持企業以及人才發展,加快推動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繪制“未來產業生態版圖”。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q3vpHwBuFog3RMvuQpd3nw